13年【北京】- 砸老板场子的钢铁直男

回北京后一开始没找落脚地,因为女朋友算香港外派北京所以公司包酒店住宿,我就跟着一起白嫖。入职后,发现自己成为了别人口中的一问三不知“空降领导”,毕竟第一次从技术岗转策划岗,所以对整体业务一头雾水。虽然从香港4A到北京4A看似转变不大,但入行多年后才充分理解”4A行业”包含的各种细分领域,这里简单描述下:4A全名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,通常能理解为提供综合市场营销服务的广告集团。全球顶级大型集团包括WPP(英国),Dentsu(日本),Omnicom(美国),Publicis(法国)。

集团旗下分3种类型的公司:创意,媒介,公关。如何理解这三种业务的切分?打个比喻,如果你有个产品需要推广,创意公司解决的问题是:“说什么?”,业内比较出名(和出圈或被人拿来作梗)的广告语就是出自这帮人。比如国内农夫山泉的那句:“我们不生产水,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”,和被玩儿坏了的:“挖掘机技术哪家强?中国山东找蓝翔”。或国外Nike那句“Just Do It”,和Skittle’s的“Taste the Rainbow”。早期广告行业靠的就是创意,所以在媒体形式比较单一的时代(互联网之前,二战后到1990年左右),创意型公司非常吃香,那时候创意总监是非常风光的职业(想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看Mel Gibson主演的《What Women Want》,和大陆翻拍刘德华主演的《我知女人心》)。媒体形式不断丰富化后,从一开始的报纸,杂志,发展到广播,电视,再到当今的互联网,4A集团便衍生出另外一种业务模式:媒介投放,这种公司解决的问题是:“在哪里说?”,比如创意公司想出一个广告片或广告语后,是投放在电视上?(再次细分到投放哪个频道?比如一个女装品牌的广告不会投放央视体育5上)杂志上?还是户外广告牌上?

互联网时代后,还需要思考:“对谁说”这类型的问题,比如一个人在网上搜过跑车和常看体育网站,他的人群画像大概率会被定义为“成功男士”。媒介投放公司并基于这些信息决定是否为这个人投放相应的广告。许多网站上的Banner广告就是个例子,通过谷歌AdSense产品根据浏览行为进行差异化的投放,所以你看到的广告和我看到肯定不一样。最后一种类型的业务就是公关,在国内这个词有些负面含义,比如女公关通常被理解为花瓶,公司专门找来陪酒和伺候客户的。但实际上这种公司解决的问题是:“你tmd说了什么?!!”,比如几年前巴黎世家被指辱华的“用筷子夹Pizza”广告,和近期美国Bud Lite聘用LGBT Influencer Dylan Mulvaney拍摄的短视频。这种事件发生后,公关公司都要跳出来控制舆论,而且大部分时间擦得就是创意公司的屁股。常规公关手段顺序如下:

1. 保持沉默,找个巫师开始天灵灵地灵灵,盼着某个明星赶紧嫖娼,性侵或出轨,这样焦点就会瞬间转移

2. 总部出来发布道歉声明,找个替罪羊(国内常用背锅侠:临时工)

3. 还不管用就赶紧放个高管出来鞠躬下跪求放过(日本人特喜欢干这个)

网络时代后,各种新型公关手段也腾空而出,如饭圈常用的控评:水军在负面事件下发评论,要么给品牌找借口,要么提些无关紧要的转移焦点。然后通过高赞提高评论排序,争取置顶或精选。参考饭圈小仙女:“我家哥哥已经很努力了呢” 那种劲儿。别外还有搜索引擎沉负面:通过各种广告产品把负面新闻排序降低,最好不出现在首屏,想看实际例子可以去百度搜索一个大品牌,排名第一位的永远是官方信息,这是叫品牌专区,是个付费产品(此产品国外IP看不到)。最夸张的时候百度可以直接删除负面排名结果,但13年左右要求整改后就不行了。流不流氓?你想想国外谷歌干这不直接被起诉到破产?

除了擦屁股之外,公关还得组织各种活动,给媒体老师塞红包提升报道质量。所以4A集团内,公关往往是最苦逼的一帮人,因为他们得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卖脸求人。创意公司工作强度很大,有时候团队头脑风暴一整天的Idea会被客户瞬间毙掉,然后又得从头开始。活的最滋润的就是媒介公司,因为他们相当于半个甲方,帮客户规划如何花营销预算,所以总有一批媒体销售哈着。当初跳槽北京4A就是从创意公司转向了媒介公司,业务范围和以前完全不一样,而且技术转策划岗最大的挑战,就是如何把思维模式从 “怎么做?” 转变成 “为什么要做?”。

举个例子,在创意公司做技术总监时,任务到我部门前,做或不做这个环节已经结束,我只需要思考如何做个网站/App。但策划不一样,你需讲清楚的是为什么要做一个网站/App,从宏观层面慢慢推理直到抵达你的结论。比如一开始通过第三方网络渗透率数据说明互联网的趋势,再举例业内其他品牌做过的成功案例,最终如何规划网站内容以及引流策略。从某种层面,媒介策划的思维模式和我当初在咨询公司做的工作非常相似,两者都需要”Craft a Story“,让客户能跟上你的节奏,并且拉着她的手一步步走向终点。

这里正好聊下技术人的职业发展路径,我创业前的职业生涯基本上分三个阶段:在技术公司做技术的岗位(美国咨询公司),在营销公司做技术的岗位(叶老板公司和香港的广告公司),在营销公司做营销的岗位(北京的广告公司)。通过这三个阶段能看到我的转变是逐渐的,两个维度:行业和职能,每次转变最好只更换一个,这样变化不会太大,至少对其中一个维度是熟悉的。一下子又跨行业又跨职能(比如技术行业的码农去营销行业转商务),很容易满脸懵逼导致最终放弃。

加入媒介公司后,发现内部架构也非常复杂,三个重要部门:战略策划,执行策划,采购谈判。用个三国的比喻,战略策划好比诸葛亮,负责出谋略,确保客户在大方向上没走错(比如选择媒体种类:视频网站,还是垂直网站,还是搜索引擎);执行策划好比关羽,在前线久攻不下樊城后决定水攻,这帮人负责具体执行时的各种微调(比如选定视频网站大战略后,投放优酷还是爱奇艺,什么时段投放,具体投放哪种节目);最后采购谈判相当于荀彧,在大后方屯粮积草,确保在项目执行时,不会因为价格没谈拢或内部流程没走完导致广告延误上线。大公司这样切分同时也达到了三权分立的目的,让单一部门不拥有绝对的权力,毕竟如果一个部门(通常同一个人)同时选择媒体,又谈价,又负责执行效果的话,他将掌握着所有媒体的命脉。(小小的剧透一下,后期我将把三个部门全部收入帐下,成为独裁者,而绝对的权力终将导致绝对的腐败)

当时我在战略策划团队,里面又细分为互联网和传统战略,我们这帮人属于公司的对外窗口,负责和客户提案和日常的对接。执行策略部门分的更细,互联网媒体按照种类来切分:比如社交,搜索引擎,移动,电子商务;传统媒体也类似:如电视,平面,户外。这里打个岔专门说下国内的传统广告行业,电视和平面文化人占多数(如编辑,台长),所以做生意时都相对较守规矩(守规矩的意思不代表不腐败,每隔几年央视和地方台,如上海文广都会因为利益输送干掉一波台长和其他领导)。但户外不一样,这行当江湖的很,早期国内户外广告缺乏规范和监管,有点关系就可以在某个楼盘或地段树个广告牌。而且因为涉及到很多黄金地段(如京城的王府井,和上海的新天地),这行业地头蛇特别多,流氓横行,得罪谁都别得罪这帮人,跟他们有利益上的纠纷怕会被当街砍死。

为了照顾行业的特殊性,很多4A媒介公司还专门成立另外一个主体负责户外广告,这些同事我接触过一些,全tmd是野路子,黑白道通吃,极其腐败。后面还有人跟我八卦,集团户外公司的老板曾经被一供应商砍过,哥们也是个硬汉,被砍得全身是血过几天跟个没事人似的照常上班。这tmd还是在北京,小地方更是无法无天。当时听完故事我心想:我tmd进了个什么神奇的行业?好在互联网媒体和其他传统媒体一样,大部分都是文化和技术人,不至于威胁到人身安全。

再聊聊那会儿公司的几位高管。第一我的直线老板,互联网战略策划组的头儿,一香港人,见第一面就知道是个Gay(除了妹子,广告这行业Gay也特多,像我这种技术背景的理科男寥寥无几),重要人物起个名叫Phil。这哥们儿(还是应该叫姐们儿?)比我大7/8岁,原来创意公司的策划,创意出生的人思维非常跳跃,脑子明显比嘴巴快。和Phil沟通时,一半时间听不懂他在说啥,感觉毫无条理和逻辑。当然还有这老哥的“国语”太tmd水了,那个普通话夹着粤语的口音。。。比印度式英语都难听懂。后面跟他聊天,发现他年轻时在香港和我在一家公司,4A行业就是这样,圈子非常小,呆了几年后发现都是同一拨人在不同的集团之间跳来跳去。下一位平行部门传统媒体策划组的头儿,一北京大姐,在公司很长时间,性格直爽大大咧咧,英文不咋地但干活儿很细,适合对内不适合对外,同样是个重要人物起个名儿叫群姐。后期群姐成为了我的合伙人,是我创业那段时间唯一信得过的搭档。

往上走一层,北京分公司总经理,一美国人,比我大十来岁,这哥们儿属于老Passport Bro,在亚洲呆了20多年,疫情后依然在中国,后面故事里会也会反复出现,起个名叫Eddie(他最喜欢的乐队Van Halen的主吉他手)。Eddie大学毕业后就在日本教英文,在日本花天酒地10多年,练了一口流利的日语(为了泡当地妹子),日本经济下滑后来到中国。我去公司不久这老哥才一婚,找了个体制内的女的,不知道当时他俩是怎么看对眼的。有一次他路过我工位瞄了眼我屏幕,发现我在听Guns N Roses,哥们儿就一脸的兴奋过来跟我说他也是个摇滚粉,然后就开始聊他年轻时的各种乐队,什么Van Halen,Def Leppard,Cinderella。感觉这老哥非常孤单,当时公司只有我一个能和他聊美国文化相关的话题,所以我俩一拍即合,很快就成为了朋友,中午一起吃饭,晚上一起喝酒。而且Eddie也是比较典型的老外高管,只要客户不抱怨,根本不管团队在干啥,大部分时间都在对付总部和亚太区老板(招我的印度姐们儿)。后期也是靠着Eddie的举荐,让我先干掉了我的直线老板Phil,再巩固权力收编其他部门,最终成为了北京分公司的曹丞相,挾天子以令諸侯。

刚加入团队不久时各种不知所措,而且作为空降领导还得装的比底下人都懂,所以压力极大。再加上女朋友又催婚,那时候天天借酒消愁。过了段时间Phil搞了个团建,在他家给整个互联网策划团队做饭。每次做饭这哥们儿都身穿小围裙,手中拿着杯红酒,特别小资。我去团建前其实已经和Jack喝高,到老板家基本上属于语无伦次的状态,结果撒尿时没站稳一屁股摔地上,之后就断片了。

第二天早上我女朋友一脸嫌弃的问我还记不记得昨天发生了啥?然后往我手上塞了5000块钱,说去公司给老板道个歉,钱用来修镜子。当时我只能装小白兔,问:啥镜子?然后女朋友才跟我说了来龙去脉。那天晚上我不仅摔了跤,还把老板厕所的镜子给打碎了,当时手上都是血,把同事们给吓坏了。其实我也不记得那天晚上是不小心,还是直接一拳抡上去打碎的。。。最后我女朋友来接我。当时出租车师傅还拒载,我女朋友求着他才让上的车,然后哥们就一路狂奔怕我吐在他车上。到了酒店后,酒劲儿还没过,我就上蹿下跳的往人吧台上躺,还把摆在前台的一碗苹果往地上砸,那前台服务员就一脸同情的看着我女朋友(估计她白眼都翻到天上了)。

现在回想起这事儿都忍不住LOL,至今忘不了那个酒店,东直门智选假日酒店。那天上班时,大家都用着奇怪的眼神看着我,午饭前我跟老板道了个歉然后给他塞了5000块钱。Phil没直接回复我,只问了句:“你手没事吧?”,然后这事儿就翻篇儿了。其实现在回想起来,虽然Phil工作上有他的问题,但做人蛮大气的,换个小心眼儿的领导,估计日后会给我穿小鞋。虽然事情不算大,但多少也是个把柄,善于搞政治的人会在公司内部把对手一切的污点都无限放大。Phil没有选择这样做,也许是他“仁慈”,也许他认为这个小屁孩儿根本不足与威胁到他。但也正是因为这种“仁慈”,让我有了充分的时间养精蓄锐,最终取代了他。而Phil的结局终将和Jack一样。。。令人惋惜。

聊聊团队的其他成员,整个互联网策划团队十来个人,包括我一共就俩男的,女性比例过高的后果就是八卦和Drama特别多。砸老板场子那事儿发生后,就谣言满天飞,说因为我是亚太区老板招的,所以故意去Phil家示威,事儿后他也没敢动我,因为我是大老板的人。传到我那儿后,我也是呵呵,只能说真tmd能编,像我这种理科男根本没那么多内心戏。当时我们服务北京公司最大的客户,一个全球性的快消品集团,其中4个重要品牌,我负责俩,其他俩平级的另外一个总监负责,重要人物起个名字叫Karen。Karen毕业后就一直在公司,稳稳当当一步步爬到总监。所以她看我最不顺眼,一个空降的外行不但和她平级,薪资还是她的两倍多。

那时候的4A公司对本土员工特别不厚道,拿总监这级别举例,我这种外籍员工拿5万人民币/月(其中还有一部分通过房屋补贴走,不交税),港台人士3-4万,本土员工2万。干的活儿一模一样,就这么明目张胆的歧视当地人,而且职业发展上也有明显的瓶颈,大陆人很难升到C级别(CEO,COO,等等),那个层级要么老外,要么印度人,像我这种ABC最高也只能混到个总经理。我刚入职那会儿公司还在行业媒体上发了篇新闻稿,当时我就一种终于混出头儿了的感觉,把链接发朋友圈和亲朋好友,到处得瑟。这种待遇只有外籍员工和高管能享受,所以很多内部提拔的大陆员工都看着眼红。特别是Karen,和我沟通时都能感觉到她对ABC的鄙视,心里估计想着:能上位不就是靠英文好么?除了这点还有啥?现在回想,其实Karen没错,当时我的确是靠英文好会哄老外上的位,但上位后同时也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提升专业知识。真正让人鄙视的是那种纯靠语言和文化优势的ABC和老外,这帮人在4A比比皆是,整天无所事事,一问三不知,而且也不愿意本地化,这帮人才是真正的废物。

团队中其他几个有个性的成员也都分别说说:一长得特好看的北京姑娘,打扮的也比较妖艳,天天短裙黑丝,而且发现我偷瞄她时,还会问我好不好看,要不要多看一眼。。。如果那会儿我主动点,估计能拿下,但听了Paul的故事后,我还是坚守了不吃窝边草这原则。另外一更好看的广州姑娘,澳洲海归,富二代,家里开高档餐饮酒店,天天开豪车上班,虽然家庭条件好但工作依然很负责,结婚生娃后就成为全职家庭主妇。还有个俩东北姑娘,其中一个北漂的吉林妹子,长相和谈吐一点都不像东北银,讲话特温柔但胆子大而且有事业心。后期这妹子去了英国留学(创业后做欧洲路演时,还去了我在伦敦的讲座捧场),最后去了家在摩洛哥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专门开拓非洲市场。另外一个性格大大咧咧,口音一听就是东北人。而且就坐我旁边,简直就是个话痨,一天叨叨叨没个停,当时大家都叫她女屌丝,因为她完全没个淑女样。后期她去了个外企品牌,过的比较安逸,毕竟家人在北京有好几套房,根本不需要那么拼。

还有个北京姑娘,心机婊,自称渣女,私生活比较乱。我刚来不久就大晚上问我借钱,问她干嘛又说不出个所以然,我当时找了个借口就拒绝了。现在回想,感觉这妹子应该是想给我下套,通过借钱打探我的底线,看看我是不是那种傻白甜式的ABC,如果是就赶紧勾搭上。还有一次,这妹子因为工作上的一个小错误在我面前哭。我tmd最讨厌女性在男上司面前哭,这种行为说明几个问题:要么她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,不适合提拔。要么就是个心机婊,在男人面前梨花带雨的装可怜。当时这妹子不知道犯了我的大忌,跟她说你哭好了再来找我,然后起身就走。这事儿发生后,我在公司就获得了“钢铁直男”的称号,估计这妹子之前用过这招而且也挺管用。最后一位是团队中除我之外唯一的男性,一北漂的重庆哥们儿,聚餐时不能让他点菜,吃的太tmd辣了。这哥们儿在公司一直呆到了16年,并爆发了,跳槽赶上了好几个互联网公司上市,赚了不少钱。

聊完人再聊聊项目,一整年做了很多,挑几个比较有趣的讲讲。第一个项目是给一个冰激凌品牌做的,客户品牌经理是个文艺女青年,没事儿去个798逛画展,喜欢草莓音乐节,年年去丽江旅游。她当时想通过社交媒体在年轻群体中提高产品知名度,我们公司负责提供媒介营销方案。有经验后往回看,其实媒介策划的步骤非常简单,先跑第三方数据看国内各大媒体对于年轻人的覆盖(Target Group Coverage),看完覆盖排名再根据每个媒体的平均浏览时常来决定粘性(Target Group Index)。国内的第三方数据来自艾瑞,对标国外的Comscore,监测方法论和Alexa排名相似,但艾瑞比Comscore更加“灵活”。

记得16年那会儿张一鸣亲自跳出来说艾瑞数据不公正,不反应今日头条的真实排名。当时也撕逼了很久最后以艾瑞承认错误告终。这事儿算是个业内标志性事件了,它代表了一个时代(互联网混战期)的结束,和新时代(互联网垄断期)的开端。如何分析覆盖和粘性这两个维度?覆盖高的媒体流量最大(那年代还是门户),适合展示类的广告,比如Banner或广告片。粘性高的媒体大部分为社交媒体,适合互动性强的原生或话题性广告,比如微博,豆瓣。看完数据,再看媒体上的内容和品牌调性是否搭。这点比较主观,没有数据支撑,网上常冲浪的人都善于给媒体人群扣帽子,比如:微博上打拳的小仙女,豆瓣上的文艺青年,QQ上的小学生,虎扑上的普信男,贴吧上以孙吧为代表的Low逼们,中文推特和油管上的反贼们,一亩三分地上脚踏中美两条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。。。为什么我们都喜欢扣帽子?因为这样能快速到达一个Snap Judgement,做销售/推荐时同样能用这种技巧让客户和你快速到达Same Page。

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客户(和他的老板)都上一些什么样的媒体,然后按照他们的喜好去推荐。和客户开会需要特别留意她刷手机时都上一些什么样的App,看她朋友圈都喜欢分享一些什么样的文章和帖子,最好给客户也分个类(比如这个冰激凌客户就是典型的文艺女青年),这样更容易判断她会喜欢哪种类型的媒体。除此之外,还有更夸张伺候客户的手段,比如打听客户老板住在哪个小区,然后把广告大牌投在他家小区门口的公交亭,或者直接投放客户办公楼的电梯广告。别外,到客户办公室链接公司Wifi,并记下IP地址,然后盯着这个楼的IP段投放。甚至还有华人高管让老外老板的秘书直接到他电脑上查IP,然后告诉我:对着老外的IP疯狂打广告,这样老外就会有一种“我司的广告无处不在”的感觉。(感叹一句,不会中文的老外在国内真tmd惨,被底下人各种玩儿!)

说了那么多如何猜测客户的心思,大家应该能猜到这个冰激凌项目推荐的主要媒体就是豆瓣,特别符合客户的文青气质。但想法很美好,实际执行中却遇到了许多困难,这些问题的核心点在于豆瓣的商业化程度一直很低。虽然豆瓣的知名度很高,但在网站上几乎看不到广告,这跟创始人阿北有密切的关联。在商业活动上见过这哥们儿几面,感觉就是太tmd佛了,和其他创始人相比缺乏狼性。他对豆瓣的定位是引领潮流和爆点的一个平台,意思是豆瓣用户最具有创作性,虽然小众,但一个梗往往源于豆瓣,后续被分享到微博和其他主流平台,最后火爆全网。

当时和豆瓣合作时,他们就一直强调在平台上做广告必须特别软,而且要有创意,不然会被上面的毒舌大号喷死。客户多少也赞同这个方向,毕竟她自己也使用豆瓣,所以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做一个“病毒式”的营销方案,以玩儿梗和软广为主。当时没认为这个需求有什么不合理,后来看多了就发现那些真正自然传播的梗,大多数都不属于商业行为。很多创作者发这些内容时根本没预料到会火。所以现在一听到“病毒式营销”就立马翻白眼,因为正真的爆梗无法被策划。当时做项目时就充分体会到了这点,客户虽然明白软广的意思,但当一个原生广告出炉后,里面连产品Logo都不出现时,客户还是会心里打鼓,并要求豆瓣把产品突出一些。所以上线后,做出的创意帖子三不像,梗不好玩儿,产品又出现的特别明显,然后帖子底下炒热度的水军纯tmd尬聊。

整体来说算是个非常失败的项目,但给客户老外老板汇报时,当然得描述成一个成功案例。这种包装很容易实现,第一,老外对国内的广告曝光数据没有任何概念,那时候冰激凌客户的品牌总监来自卢森堡,人口才tmd 60多万,是北京的3%,所以对于他来说一个广告能被几十万人看到是个很大的数目。但在中国,实现几十万的广告曝光简直小菜一碟,在北上广深上一天的广告就tmd几千万了,所以当时只需要展现广告在豆瓣上被几百万人看到,这哥们儿就各种:“Wow! That’s Amazing!”。第二,老外看不懂中文,所以我们写结案报告时,都会把那些水军写的好评拿出来作为”网友反馈“,根本不给他看那些被喷的评论,是不是有点像某个官媒的做法嘿嘿?

结案时全tmd靠我在台上激情四射的演(不演戏都tmd浪费了,有时候演的自己都信),然后Eddie在那儿添油加醋的叫好(实际上这哥们儿也不知道营销活动做的怎么样,但肯定不能说自己团队做的不好),客户方的那个文青品牌经理就坐那儿一直点头表示赞同。那场面简直和《皇帝的新装》一样,所有人都知道这营销活动是一坨屎,只有老外认为是个宝。(或许老外也只是在装傻,毕竟营销活动花了那么一大笔钱,他也不可能对自己的上司说做的不好。所以,搞来搞去大家都在演一出戏,各自扮演好角色就对了)

另外一个有意思的项目是为一个咖啡品牌做的。在国内咖啡市场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处境:大部分中国人以茶为主,而且对咖啡的副作用比较敏感,比如拉肚子,心慌,恶心。所以品牌营销不仅需要提高产品本身的知名度,更重要的是教育市场,把喝茶的人转变为消费者。这种行为上的转变需要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情感价值。这里顺便普及一下基础营销理论,一个产品通常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两种价值:功能性价值,和情感价值。举个例子,一辆车的功能性价值是运输工具,但一辆宝马代表着你是成功人士,它的情感价值是让你觉得自己很牛逼,也正是这点能为宝马的超额溢价提供合理性,毕竟它是个能让姑娘“宁愿在里面哭,也不愿在单车上笑的”神器。所以在宣传层面,大部分宝马的广告片都是成功男士旁边做个美女,整体格调高端大气上档次,暗示着买了宝马就tmd牛逼了,妹子就会往你身上扑了。再看烟草行业,功能性价值为负数,一个对你身体有害的产品,所以宣传上必须把重点100%放在情感价值上,这也是早期广告业的厉害之处,能把烟这种有害无益的产品和一个人的性感程度挂钩。

那时候宣传咖啡也一样,咖啡的功能性价值大家都心知肚明,所以需要做的是提升大家对喝咖啡这件事儿的情感价值:比如喝咖啡的都是文化人,都很有格调,能和国际接轨,比那些喝茶的老头儿潮流多了。当初给客户推荐的营销方案是在优酷上做一个微电影的系列,通过几个感人的小故事把咖啡推销给年轻人。微电影这种形式由2010年筷子兄弟的《老男孩》带火,11-13年很多品牌都尝试过这种形式,甚至有些网游为了拓展女性市场也拍了几个极其Cringe的微电影。打个岔聊聊优酷早期和游戏行业的一些事儿,早期的视频行业缺乏监管所以上面各种盗版内容,因此10年前大品牌都不敢在优酷/腾讯视频这种网站上打广告,内容非常不可控(其实早期的油管也一样,也发生过广告打在塔利班极端分子砍头的视频上)。

那时候唯一敢给视频网站投广告的就是网游和赌场(澳门首家线上赌场上线啦!知道这个梗的兄弟们应该秒懂,不解释了),上面常会看到各种特别Low的广告,什么一刀9999亿,刀刀爆神装,渣渣辉系兄弟就来砍我(不知道这个梗的网上搜张家辉贪玩蓝月)。10年后优酷开始商业化,第一步就是清除盗版内容,然后拒接游戏公司的单子,这样高大上的外企品牌广告主才敢上车。一些公司的前辈们跟我八卦,那段时间优酷为了改善自己的形象提高广告收入,创始人古永锵都亲自出面4A媒介公司,求着他们给客户推荐。早期上车的那批外企品牌也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因为10年后视频网站流量飞速增长,广告的刊例价也几倍的往上蹿,而早期客户已锁定了极低的CPM(Cost Per Mile,广告通常按照千次曝光进行售卖)。

拉回来继续讲项目,负责这个产品的品牌经理是个胸器巨大的姐们儿,每次跟她开会时Eddie都会凑过来跟我说:”Look at the knockers on that one!”,然后Phil就在旁边一脸嫌弃的看着我俩。这姐们儿宝洁出生(当时宝洁算是中国快消品行业的黄埔军校,很多宝洁人后续都成为国内各行各业的高管,包括进几年比较火的新锐消费品,比如完美日记黄锦峰就来自宝洁),思路很清晰,是个绝对的女强人。当时这个项目事儿特别多,除了常规的媒介分析和推荐,后期执行也是一堆琐事。比如和客户过微电影剧本。。。客户的市场总监原来是个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,对剧本特来劲儿。但问题是哥们儿是个菲律宾人,所以当时得把几万字儿的剧本一点点翻译出来跟他过,而台词极其口语化,翻译不准确,老外修改后,又得翻译回中文反馈给优酷的导演,最后来来回回好几轮才搞定。

上线后整体反馈还不错,至少没有冰激凌那个项目那么糟。但一个影视作品到底好不好非常主观,一旦客户的大老板参与了进来,就只能叫好。项目结束后,我们公司还报了各种行业奖项,什么金鼠标奖,艾菲奖,长城奖。广告业的奖项基本上就是”你好我好大家好”,今年这个4A公司得,明年换一个,大家轮着来,小点的广告公司也能得奖但得花钱,到最后纯属于自嗨。

13年整体来说比较安稳,学习营销概念和积攒经验为主,除了砸老板场子那一件事儿之外没有再做出头鸟。还记得《征服》里那句:”是龙得盘着,是虎得卧着“,我就这样老老实实的在Phil底下卧了一年,但下个阶段我将遇到回国后的第二任导师。如果叶老板教会我的是如何在战场上冲锋陷阵,那么我的第二任导师教会我的便是如何在外交上合众连横,接下来的故事将是我回国后最风光的几年。


Leave a comment

评论需等待作者审批后再显示